重磅!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收获首个全国金牌!

2023-10-30 21:35

近日,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鸣锣收兵来自明月湖畔的两个博士后团队与海内外团队同台竞技、交流碰撞在这场全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博士后盛会上赛出了“亮眼”成绩其中,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参赛项目《碳捕集与资源化(CCUS)产业化项目》在高端装备制造赛道脱颖而起,斩获金牌这是重庆代表团所获2枚金牌中的“首金”也是两江协同创新区收获的首个全国金牌

00.jpg

图为重庆代表团载誉而归

据了解,本次大赛以“智汇赋能发展 博创引领未来”为主题,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等四个组别,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海洋开发与应用、其他行业等7个赛道进行比赛,共计1457个参赛团队到场参加总决赛,重庆代表团携32个项目出征全国总决赛。

01.jpg

图为大赛开幕现场

“大赛为海内外的博士后搭建了平台,可以促进博士后成果的应用转化,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碳捕集与再利用(CCUS)创新中心主任、海外赛高端装备制造赛道金奖获得者毛华中博士表示,碳捕集与资源化(CCUS)产业化项目将加快推进新兴产业的绿色升级转型,能有效推动国家“双碳”事业高质量发展,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

02.png

图为碳捕集与资源化(CCUS)产业化项目获得金牌

毛华中博士带领团队创新性开发了新一代的碳捕集与资源化CCC技术,可以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后,直接转化成负碳的工业级原料产品,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每吨二氧化碳直接经济价值高达千元。

“本次大赛所涉领域,既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科技领域,又与重庆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逐步壮大,博士后年招收数量从“三位数”增加到“四位数”,从全国排名17迈入全国前10。

《碳捕集与资源化(CCUS)产业化项目》

由毛华中博士领衔主持,曹蔚琦博士、赵元圆博士参与开发,项目采用“特种选择性纳米分离膜来实现碳捕集及资源化并进行产业化落地”,特种选择性纳米分离膜技术与高效结晶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使火电厂混合气体中的CO2被高效分离并直接转化成负碳的工业原料产品,第一代产品为小苏打。该技术获得了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发明专利。该技术彻底扭转了高碳排企业客户在节能降碳上持续亏损的局面,真正实现将CO2变废为宝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该技术还能广泛用于化工、钢铁、水泥等重点高碳排放行业烟气的碳减排。

03.jpg

图为碳捕集与资源化(CCUS)产业化项目模拟装置

目前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已孵化成立创诺低碳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设立碳捕集与再利用(CCUS)创新中心。由公司主导的CCC碳捕集资源化示范装置已在渝某电厂建设,并将成功实现首批“绿色产品”生产。CCC高端装备产业化基地生产线(一期)已启动建设,相关设备正在国外定制生产,未来在渝将实现“碳中和1+N”全产业链运营,逐步建成特种纳米膜材料年产能达100万平方米、高端装备制造产能达10万套的自动化工厂。


来源:两江协同创新区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